《自由時代週刊》
人權是爭取來的 第 255 期 1988-12-17
「曾幾何時,台灣人民似乎已陷溺在長久的『等待』狀態裡。爭取出頭天可以等待四十年;制衡國民黨可以等待三或五年才一次的選舉;而掌握主權、當家作主更無奈地等待遙不可及的末來。即連民進黨的『國會全面改選運動』,也可以等待國民黨的『退職條例』通過再說。結果,在這種消極的「集體等待」心理之下,一般人民雖然滿腹牢騷,卻冷漠成性;國民黨也可以在民怨沸騰之中享盡獨裁政權的尊榮;至於最基調的『社會正義』,則在朝野一致的默契下,被判處無期徒刑。」
走出文化救贖的第一步 第 258 期 1989-01-07
「我們並不是排斥任何外來的文化,但是應當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。我們反對島上現存的任何文化集團,對其他文化集團進行壓抑與剝削,這是我們的基本信念。而更重要的,是認清本土台灣文化當前的困境,並痛下針眨,期能新生,這是比政治改革更加艱鉅的工程,但卻是無法迴避的責任。」
政治不民主是因為犧牲還不夠 第 268 期 1989-03-18
「至於升斗小民,他們的政治覺醒度還趕不上政治問題的嚴重度,即使具有相當政治覺醒者,也只是吶喊有餘,行動不足。在剖開台灣社會『百花齊放』的表象之後,我們才知道四十年戒嚴的凍土依然無此深厚,誰知道台灣的反對勢力,原來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『浮游群落』而已?」